在工业巡检、仪器维护、食品安全、医疗初筛及家庭健康监测中,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凭借其非接触、快速响应的特点,成为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“温度之眼”。然而,若使用不当,易导致测量偏差。掌握
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的正确操作步骤,是确保读数准确可靠的关键。
1、环境准备与仪器检查
在稳定环境中使用,避免强电磁场、高温热源或高湿度干扰。检查电量是否充足,镜头是否清洁无灰尘、指纹或水雾。使用柔软干布或专用镜头纸轻轻擦拭,切勿使用溶剂或粗糙物品刮擦。
2、了解测量参数
确认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的量程(如-30℃~550℃)、精度(±1.5℃或±2%)和发射率(Emissivity)设置。大多数仪器默认发射率设为0.95(适用于大多数有机材料和涂漆表面)。若测量金属、镜面或特殊材料,需根据材质调整发射率值,否则将导致显著误差。
3、设定测量模式(如适用)
部分型号支持最大值、最小值、平均值或温差模式。根据需求选择合适模式。若用于人体测温,切换至“体温模式”,仪器将自动进行体表到核心温度的补偿计算。
4、正确对准与距离控制
测量区域随距离增大而扩大(由“距离与光斑比”D:S决定,如12:1)。应保持适当距离,确保目标物体覆盖测温光斑。例如,使用12:1的仪器时,距离目标12厘米,光斑直径约为1厘米。使用激光瞄准点辅助定位,但注意激光仅作指示,实际测温区域为中心光斑。
5、触发测量与读数
稳稳握住测温仪,扣动测量扳机,保持静止直至屏幕显示稳定读数。避免在目标移动或手部抖动时测量。对于动态仪器(如电机轴承),可连续测量多次取平均值,提高可靠性。